第969章 迷雾重重,突发昏迷的姑娘!_医生:给自己做手术,这很合理吧
笔趣阁 > 医生:给自己做手术,这很合理吧 > 第969章 迷雾重重,突发昏迷的姑娘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69章 迷雾重重,突发昏迷的姑娘!

  只见其中一个男人的报告中,梅毒螺旋体抗体只有13.16……按照这个标准,顶天了也就是二期梅毒,一般都只能算是梅毒一期。

  他再找到了另一个男人的报告。

  二期梅毒!

  这一刻,许秋有些沉默。

  他原以为罪灰祸首是这两男人的其中一个。

  或者说,更倾向于传染源是毕光的弟弟。

  毕竟他也听毕光父母说过了,自家老小一直都游手好闲,在村里的名声很差,是出了名的混混。

  这样的人,做出与嫂子不伦的事情,虽然跌破三观,但不算离谱。

  因而许秋下意识地以为,毕光的妻子是被毕光弟弟传染的。

  但看到如今这个结果,他才意识到自己完全错了。

  传染源是毕光妻子。

  毕光的弟弟和堂兄弟都是受害者!

  这意味着,除了自家的两个兄弟之外,毕光还有其他同道中人……

  谷医生注意到了许秋的变化,连忙探头看来,问道:“怎么了嘛,一个一期,一个二期,板上钉钉的事情了。”

  许秋回过神来,他摇摇头,将这件事情简单讲了讲。

  谷医生张大了嘴巴,表情充满了愕然。

  “这也太炸裂了一点……”谷医生杏眼圆瞪,直呼不理解。

  许秋没有多说,点开电脑,找到了病人的病历界面,把治疗方案等医嘱加了进去。

  刚编辑完毕,办公桌的电话就猝然响起。

  谷医生本来正撑着下巴,眼睛一眨一眨地望着许秋,一双好看的眸子眼波流转。

  结果被突然打进来的电话吓了一跳。

  她叉起腰,拍了好几下胸脯,缓解砰砰乱跳的心脏。

  另一边,许秋已经接起了电话。

  是急诊科抢救组的求援。

  “有个病人,我先去忙了。”许秋连忙起身。

  谷医生也跟着起来,道:“打扰许医生了,我也要回检验科了。”

  许秋点点头,两人都快步离开了办公室,到了电梯处便分道扬镳。

  ……

  不多时,许秋就赶到了急诊科抢救室。

  小护士杨萌早就在候着了。

  一见许秋到了,她悬着的心一下子就定了下来,匆匆忙忙迎上,道:“许主任!”

  “病人呢?”许秋问道。

  杨萌把人往四号抢救室带,同时解释道:“病人前一刻还好好的,正在那边候诊,突然就昏迷了……是个三岁的小姑娘!”

  儿科病人?

  小孩、老人和妇女,这三者的情况都比一般人要特殊,因而都独立了出去。

  急诊科虽然来者不拒,但要看儿科的话,专业性自然没有儿科医生强。

  杨萌语速飞快地道:“病人是因为左耳流脓来就诊的,她是先天性神经性听觉丧失,一直在用助听器。陈佳医生看过了,判断应该是中耳炎。

  另外,儿科医生也来过人了,他们提出不能忽略耳道异物的可能性。

  不过不论是哪一个,除非非常严重,似乎都没法引起突然昏迷……”

  许秋沉沉地点了点头。

  的确,中耳炎的话,无非就是听力问题,可能有发烧、呕吐等等,放在小孩身上,就是频繁抓挠耳朵。

  虽说中耳与颅内只有骨板这一道薄薄的间隔,有几率破坏颅底骨质、引发颅内感染,进而导致昏迷。

  但儿科医生既然直接进行了排除,大概率是已经做过了这方面的排查,否认了中耳炎导致突发昏迷的可能性。

  这也说明病人的中耳炎并不算重,到不了感染颅底的地步。

  “许医生!”

  “许医生来了!”

  来到四号抢救室,里头的医务人员回头望去,心情陡然轻松起来。

  儿科医生脸上也出现一抹笑容。

  片刻后他怔了一下……不对,我才是专科医生,明明这应该是我的主场来着……

  “病人情况如何?”许秋迈步进入。

  他一开口,抢救室众人就感觉稳了。

  急诊科的陈佳忙说道:“病人之前出现了两次昏迷,我组织的抢救。采了急血、血气……急诊回报过来的数据,病人的炎症似乎不算严重。”

  儿科医生补充道:“中耳炎虽然能引起昏迷,大多是已经侵犯颅底了,但这位病人的中耳炎还算是轻微的。”

  言外之意,突发昏迷和中耳炎没什么关系。

  他又补充道:“不过,病人的情况非常特殊?”

  特殊?

  听到这个词语,许秋看了过去。

  儿科医生继续说道:“我看了看病历,病人出生时听力筛查就没有通过,对敲门等声音反应差,语言发育迟缓,之后就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了。

  一岁的时候开始佩戴助听器。

  而小儿助听器,一般都需要取印模……再加上小孩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,我们儿科经常碰见印模残留在耳道内,过了几年,直到异物不断流脓才发现的病人!”

  说罢,他又道:“不过,即便是异物到了中耳,一般也不会引起昏迷……我更倾向于是脑部病变……查个颅脑ct?”

  许秋没有表态。

  他来到了病床前。

  病床上是一名扎着丸子头的小姑娘。

  此刻,后者正紧闭着眼睛,无意识地低哼着,双拳攥在一起,似乎是在忍受痛苦。

  她双耳的助听器此时都已经被取下。

  患病的左耳有明显的红肿,还有一片片黄色、红色的脓液流出。

  病床不远处的治疗车上,医疗垃圾箱里还有一块块的用过的纱布。

  “体温。”

  许秋问道。

  小护士赶紧回答:“36.3摄氏度!”

  听到这个答案,许秋恍然大悟。

  患儿竟然没有发烧?

  按理说,如果是中耳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,高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

  红肿热痛——炎症的四大特征,几乎一个都跑不脱。

  难怪儿科医生排除了中耳炎。

  至于中耳异物,这只是根据病人特殊情况做出的推断。

  暂时没有检查条件,无从判断。

  但,异物似乎也没法导致突然的意识丧失……

  “最有可能的就是脑部病变。”许秋想了想,做出了判断。

  儿科医生的推断并没有错,眼下这位病人,从各个角度来看,昏迷都与中耳炎、耳道疾病无关,大概率是颅脑本身的病变。

  “家属呢?”收束念头,许秋转而问道。

  直接做检查自然是最轻松的应对措施。

  颅脑、耳道全查了,大炮打蚊子,总能找出来。

  但许秋更倾向于通过病情的细节,锁定某类甚至某个疾病,实现精准打击!

  不一会儿,等候在外头的家属就在护士的带领下进来了。

  临医内部有好几个级别的抢救室。

  其中最高级别是封闭抢救室,对应的是各类烧伤、具有严重感染风险的病人,只有医务人员能进入,外头甚至还有保安把守。

  不过,这位小姑娘待的是普通抢救室,她本身没有被家属感染的风险,并不对这方面做限制。

  家属赶来后,许秋问了几个问题,还真让他发现了不少异常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vv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vv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